仔女爭玩具:家長正向處理與預防策略

子女爭玩具屬於成長階段很常見的現象,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,最重要是用合適的方法正面引導,讓小朋友學習表達與分享,而不是靠強硬或偏袒解決。

常見原因

  • 小朋友年紀細,較自我中心,唔善於換位思考,見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自然忍唔住去爭。
  • 可能唔識點樣同人協商或輪流玩,亦暫未建立基本的分享和禮讓習慣。

處理步驟

1. 給多啲空間,等佢哋嘗試自行解決

  • 家長初時可以觀察一陣,唔好即時介入,俾小朋友機會自己協商,練習表達自己諗法。

2. 幫忙冷靜情緒,控制場面

  • 當情緒升溫或打起上嚟,要分開雙方,等大家靜一靜先,再邀請佢哋輪流講下點解會爭執。
  • 用平靜語氣同理佢哋感受,例如「大家都想玩呢件玩具,係咪覺得好唔開心?」

3. 鼓勵共同找解決方法

  • 問佢哋:「有冇咩方法大家都滿意?」誘導輪流、合作或者一齊玩。
  • 當達成協議,讚賞佢哋用心協商,增強正面行為。

4. 客觀處理,不偏袒

  • 唔好因為年紀大叫哥哥姐姐讓細佬妹,亦唔好直接收埋玩具,避免長遠令關係生疏或小朋友覺得唔公平。

預防貼士

  • 事前同小朋友講明玩具規則,例如「輪流玩,每人十分鐘」。
  • 日常培養「共享」和「輪候」概念,玩家庭遊戲時不時示範。
  • 強調玩具有分私人與共用,建立歸屬感之餘亦學識尊重。

家長常見錯誤

  • 即時收玩具(冇解決根本問題)。
  • 一味叫大讓細,易令人有委屈感。

FAQ 常見問題解答 ?

小朋友經常爭吵,係咪唔啱成長?

唔係。其實爭執係人成長必經,幫助學習協商、尊重同解決問題技巧。

幾多歲開始要認真教「分享」?

一般三歲後先有明顯分享概念,但要耐心重複練習。

打人點算?

要即時阻止,令佢冷靜,堅定教導粗暴唔可接受,但唔宜用體罰。

天生氣質vs父母教育:為何有的孩子出街「天使」,有的像「小惡魔」?

孩子吵鬧與乖巧,其實是先天與後天交織的結果 許多家長都會納悶,為什麼有的孩子一出...

「低聲教育」:以溫柔對話培養高EQ孩子,親子關係更親密

「低聲教育」是一種以平靜、溫和語氣取代責罵的育兒方式,能顯著提升親子關係、訓練孩...

玩具太多反變分心?科學揭密「少玩具孩子更專注」

遊戲間的混亂:孩子其實不是玩得多就學得多 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發展,常會購買大量玩...

打造小領袖,不只是說說而已

關聯內容與培育細節 提升孩子成為小領袖,關鍵在於責任感、團隊合作及鼓勵多元表達。...

發掘孩子天賦的家長新攻略:八招啟動未來超能力

明智引導,讓天賦成長不迷路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才,如何在成長路上發現並養成...

父母教養孩子的四種方式

黛安娜·鮑姆林德(Diana Baumrind)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四種管教...

Family Talk Hu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