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屋租戶買樓分析:真正買得過嗎
- 2025 年 9 月 16 日
如果可以買公屋,是否買得過要視乎自身經濟狀況、住屋需求及潛在風險,並考慮以下因素。
優點分析
- 售價遠低於市價,是最筍的「上車」方式之一,每月供款未必比原本租金高太多
- 購買後可以「一世安居」,不再受入息及資產審查限制
- 物業可由家人繼承,增加穩定性和財產保障
- 最高可以申請十成按揭,入場門檻低,較容易支付首期
注意事項及潛在風險
- 公屋買賣有首五年限制,難以即時轉售變現
- 後續維修、管理費及需要分攤的公共設施可能會顯著增加,部分屋邨或出現管理混亂
- 若同一屋邨部分出租、部分出售,分層管理爭拗機會增加
- 樓齡較舊的屋邨維修負擔較大,未來維修費或會年年加
- 需衡量自身財政、家庭成員結構及長期規劃,不一定適合所有租戶
常見問題 FAQ ?
Q: 供樓開支會否遠高於租金?
A: 部分單位供款跟租金差距不大,但要加上維修管理費及其他物業開支
Q: 買咗可否立即賣?
A: 首五年禁售,未補地價前只可賣回房委會,之後才可公開放售
Q: 會否影響子女上公屋?
A: 擁有業權後,子女日後可直接承繼,減少因富戶政策需要搬遷的風險
Q: 裝修舊屋邨會否很貴?
A: 樓齡高舊廈維修開支屬最大風險,需衡量自身負擔能力
Q: 如果冇計劃長住,值唔值得買?
A: 有轉售期限制及後續維修風險,短期居住不建議購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