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假期及課後減少手機依賴的家庭活動提案

放假或課後完成功課後,減少手機使用的最佳方法就是安排豐富多元的家庭活動,讓孩子投入現實生活,享受親子時光。

居家親子好活動

  • 親子共讀:一起閱讀圖書不但能增加話題和親密感,也可提升孩子語文及思考能力。
  • 家庭桌遊:玩拼圖、棋類遊戲、卡牌或智力遊戲,能刺激腦筋,訓練合作及溝通力,還可累積美好回憶。
  • 手工藝或烹飪:一齊做手工或煮簡單美食,讓孩子發揮創意,同時培養動手能力。
  • 家庭電影時光:選擇一部大家都喜歡的電影,一同觀賞和討論劇情。

戶外休閒選擇

  • 運動活動:散步、騎單車、遠足、游泳及踢球等,既放電又保健,同時增加互動。
  • 野餐或農場體驗:外出野餐或參加親子農場,讓孩子親近自然、體驗勞作樂趣。
  • 參觀博物館或市集:寓教於樂,刺激孩子求知慾,還可培養新興趣。

建議實用措施

  • 共同制定手機使用規則,例如每日「無螢幕時段」,讓孩子明白界限,養成自律習慣。
  • 使用數碼管理工具(如Google Family Link),限制應用程式及網絡時間。
  • 多主動陪伴與鼓勵孩子參加真人活動,例如叫同學朋友來家玩或參加社區班/義工活動。

FAQ

Q1:如何令孩子願意減少用手機?
A:請多陪伴及讚賞孩子,安排令他們感興趣的替代活動,循序漸進減少手機使用時間。

Q2:如果孩子唔肯合作點算?
A:和孩子討論規則,聆聽他們想法,給予選擇權,增加他們參與感與自主感。

Q3:手機管理應具體點做?
A:家長可善用手機內建監控功能,設定每日限時、指定時間禁用及限制應用程式下載,確保安全與健康。

Q4:有咩室內活動適合雨天?
A:親子共讀、拼圖、桌遊、煮飯、手工藝、看電影、釣蝦、參觀博物館都可選擇。

?多點陪伴,創造歡樂家庭時光,比起單純「禁用手機」更有效!

天生氣質vs父母教育:為何有的孩子出街「天使」,有的像「小惡魔」?

孩子吵鬧與乖巧,其實是先天與後天交織的結果 許多家長都會納悶,為什麼有的孩子一出...

「低聲教育」:以溫柔對話培養高EQ孩子,親子關係更親密

「低聲教育」是一種以平靜、溫和語氣取代責罵的育兒方式,能顯著提升親子關係、訓練孩...

玩具太多反變分心?科學揭密「少玩具孩子更專注」

遊戲間的混亂:孩子其實不是玩得多就學得多 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發展,常會購買大量玩...

打造小領袖,不只是說說而已

關聯內容與培育細節 提升孩子成為小領袖,關鍵在於責任感、團隊合作及鼓勵多元表達。...

發掘孩子天賦的家長新攻略:八招啟動未來超能力

明智引導,讓天賦成長不迷路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才,如何在成長路上發現並養成...

父母教養孩子的四種方式

黛安娜·鮑姆林德(Diana Baumrind)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四種管教...

Family Talk Hu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