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經常情緒激動失控,家⾧可以怎麼做?
- 2025 年 9 月 20 日
孩子經常情緒失控,家⾧要以理解和接納的態度,配合具體的方法處理與預防,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和學習情緒管理。
處理孩子情緒失控的方法
- 保持冷靜與安全
當孩子情緒失控時,家⾧首要任務是自己先冷靜下來並確保孩子周遭環境安全。若情緒激烈且危險,可先移開危險物品或暫時讓孩子在安全空間休息片刻。 - 同理和傾聽
用溫和的語言同理孩子的感受,例如:「我知道你很生氣,因為不能繼續玩遊戲」。耐心傾聽,不要一開始就批判或責罵,有助於建立親密感。 - 描述情境與命名情緒
幫孩子用語言表達當下的情緒與原因,讓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他們,也讓他學會辨識和表達情感,逐步減少無助感。 - 提供冷靜空間或安撫物
可在家中設「情緒角落」或「暫停區」,放置毛公仔、安撫玩具或畫畫用具,幫助孩子慢慢平復心情。
培養孩子的自我調節力
- 日常作息規律
穩定的生活規律能提升安全感和穩定情緒,如每天固定吃飯、睡覺、休息時間。 - 情緒溫度計或情緒日記
與孩子一起制作情緒溫度計,或利用繪畫、顏色記錄心情,增強他們自我覺察能力。 - 教導呼吸與冷靜技巧
如深呼吸、數到十、想像氣球呼吸法,協助孩子在衝動時慢慢冷靜下來。 - 樹立正面榜樣
家長遇到挫折時,表現冷靜和積極處理,能給孩子良好的情緒示範。 - 制定和執行規則
事先與孩子訂立明確規則並確實執行,幫助他預期和控制日常行為。
當孩子持續或嚴重失控時怎麼辦?
- 尋求專業協助
若發現孩子長期情緒管理困難、與同齡人格格不入或行為極度激烈,可考慮諮詢心理師、醫生或校園輔導。 - 與學校合作
與老師保持聯繫,共同規劃孩子的學習和社交技巧訓練。
FAQ
- 孩子總是小事就發脾氣,是不是有問題?
孩子未能用語言表達內心感受,常以發脾氣來發洩,屬正常發展現象;若持續失控或影響學習社交,建議尋求專業諮詢。 - 如何快速讓孩子冷靜?
用溫和語氣表達同理、提供安靜空間、教導深呼吸等,都是有效方法。切忌立刻責罵或否定孩子行為。 - 父母自己很容易受影響怎麼辦?
可以練習深呼吸、暫時離開現場自我冷靜,有需要時互相支援或尋求專業諮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