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經常突然大叫,家長可如何應對?
- 2025 年 9 月 20 日
如果孩子經常突然尖叫,家長可以透過觀察、安撫及引導,幫助孩子學習更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。尖叫往往是孩子情緒、需求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自然反應,只要懂得方法,問題通常可以改善。
了解尖叫原因
- 尖叫常出現在1歲半至3歲「反抗期」,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足,容易以聲音表達需求或情緒。
- 有時尖叫是因為想要家長注意、情緒起伏或環境刺激過度,也可能因不適、肚餓、疲憊。
當下處理方法
- 先保持冷靜,不要用強硬語氣或大聲斥責,否則容易激化情緒。
- 溫和詢問:「你係唔係不開心?」、「你想做咩?」協助孩子表達情緒。
- 可以輕拍孩子、給予擁抱,或做深呼吸幫助冷靜。
- 嘗試轉移注意力,比如玩具、講故事、做遊戲或外出的預告訊息,減少突然中斷導致的反抗。
日常教養要點
- 重複教導孩子用說話或簡單詞語表達感受與需求,隨著詞彙增長,尖叫通常會減少。
- 賦予孩子簡單的「任務」來提升成就感,例如自己穿衣、自己吃飯等。
- 家長需要耐心和同理心,不要因行為否定孩子,避免降低自我價值感。
- 當孩子尖叫是為了引起注意,可以暫時忽略,等雙方冷靜後再處理;但公眾場合建議先帶孩子離開安靜環境。
特殊情況處理
- 若孩子常因感官刺激尖叫,可嘗試提供安靜空間或感官玩具,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,例如語言治療或情緒調節訓練。
FAQ
1. 孩子尖叫需唔需要即刻糾正?
通常唔需要即刻糾正,可以先冷靜觀察和安撫,等情緒平復後再教導正確表達方式。
2. 如果孩子係公眾場合尖叫點做?
家長可以先將孩子帶離現場,到人少或安靜地方,心平氣和問原因,再引導孩子平復情緒。
3. 尖叫長期未改善,要睇醫生嗎?
如果孩子尖叫頻率高或影響生活、人際關係,建議聯絡兒科或專業臨床心理、語言治療師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