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街小朋友想買玩具?善用親子溝通化解購物扭計
- 2025 年 9 月 9 日
孩子一出街便要買玩具,家長可以採取冷靜堅定的態度,同時運用預先約定、轉移注意力和延遲滿足等方法來處理,避免一味妥協造成養成予取予求的習慣。
主要處理方法
預先協定規則
- 出門前與孩子商量好購物規則,例如只能買一件、或今天只看不買,讓孩子心理有預備,不會衝動要求。
- 若經過玩具店,明確告知只能參觀或試玩,不會購買。
堅定溝通立場
- 態度溫和但立場要堅定,說明「今天不買玩具」並保持一致,不可因吵鬧而改變主意。
- 家長要一致執行規則,避免因態度不統一令孩子產生混淆。
轉移注意力
- 當孩子堅持時,可轉移焦點至其他有趣活動,如去公園玩、說故事或做其他他喜歡的事情。
- 解釋不買原因,例如家中玩具已經足夠或暫時不需要新玩具。
延遲滿足與激勵制度
- 引導孩子學習等待,例如完成指定家務或累積獎勵後才能換領玩具,讓孩子親身體驗努力與獲得的關係。
同理與安撫
- 理解孩子的欲望,先同理他的感受,然後慢慢講解家庭的原則及原因,例如生活有預算、不是所有想要都能立刻得到。
FAQ 常見問題
- 孩子哭鬧不休時怎辦?
- 溫和地重覆原則,必要時帶孩子離開現場,待雙方冷靜後再解釋。
- 是否可以偶然妥協一次?
- 不建議,因為孩子會形成扭計就能達到目的的印象。
- 可以用零用錢買玩具嗎?
- 家長可考慮讓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錢購買,並引導學習分配和克制欲望。
😊親子建議小貼士
- 多用鼓勵及獎勵取代即時購物。
- 出門前訂好規矩,讓孩子有心理準備。
- 不妥協原則,堅定但溫柔地說明原因。
- 轉移注意力至其他活動,避免執著於購買玩具。
- 用實際例子教孩子分辨「需要」和「想要」。